6 min read

买房看法的差异

买房看法的差异
Photo by Sieuwert Otterloo / Unsplash

在我最近阅读的《The Psychology of Money》(金钱心理学)一书中,作者用富有洞见的章节启发了我对人生决策的思考。特别是书中开篇便提出的观点:“没有人是真傻”。

作者通过引人深思的话语揭示了一个核心真理:“你的理财经历可能只占全世界理财经历的0.00000001%,但你八成是用这些经历在看世界。人们会花钱做些疯狂的事,但没有人真的是疯子。理由是:因为世代不同、由收入与价值观不同的父母抚养、身处世界上不同的地方、出生在不同的经济体、因为诱因与好运程度不同而得到不同的就业市场经验,每个人学到的教训也截然不同。”

尽管我们的经历极其有限,但我们往往以这些经历为基础来看待整个世界。在此之前,我常常自认为能够指点江山,批评别人做出的决定。现在,我认识到每个人的财务决策都深受其个人历史、成长背景、经济条件以及价值观的影响,而这些因素是复杂且多样的。

人人看待世界运作的方式各有独特的观点,而且你经历的事情,远比从别人身上学到的二手经验还要感受深刻。所以,无论是你、是我,还是所有人,看待金钱运作的观点天差地别,但是每个人都会在人生中深植一套观点。出身贫寒的人思考风险与报酬的方式,富有银行家子弟即使想破头也无法参透。在高通膨时代成长的人经历到的高物价,在价格稳定时代成长的人从未碰过。在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时代血本无归的股票经纪人,熬过的苦日子是一九九零年代后期随着网路泡沫兴起的科技新贵无法想像的生活。三十年来澳洲人不曾目睹经济衰退,则是美国人不曾有过的经历。
我可以读到大萧条时代失去一切的感觉,但不会产生烙印在当事人心中的情感伤痕。电脑试算表可以模拟股市崩盘的历史频率,但并无法模拟你回到家、看着小孩,并怀疑你犯下的错是否会影响他们人生的感受。我妈一直催着我在加拿大买房,觉得这件事对我的生活,对我的婚姻都有益处。我对这件事有完全不同的看法。我在疫情后见证了朋友好不容易买到的房子,因为突然提高利率,还不起房贷,最后房子被收走的事。我不觉得我现在有足够稳定的收入来供养一套房子。即使我能还得起当下的贷款,也不敢说安全度过未来。我的担忧,我的父母从未体会过。

二零零六年,美国国家经济研究所两位经济学家乌丽克.马曼迪尔与斯特凡.内格尔研究消费者财务调查累计五十年的统计资料,探究美国人如何理财。理论上来说,人们应该依据自己的目标,以及当时可以使用的投资选项特征,做成投资决策。但两位经济学家发现,人们一生的投资决策会大幅奠定在他们那个世代投资人所拥有的经验,特别是他们刚成年时的经验。

倘若是在高通膨时期长大,和那些在低通膨时期长大的人比起来,往后投资在债券的比重会比较低;假使你的成长期间刚好躬逢股市强劲走势,与那些在股市疲软时期长大的人比起来,往后投入股市的资金会比较多。这两位经济学家写道:“我们的发现显示,散户承担风险的意愿,取决于个人的人生历程。”这与智力、受过的教育或性格的老练与否无关,就看你有没有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成长的好运气。

在我个人的例子中,我和我的父母在买房这一议题上就有着根本的分歧。我的父母一直强烈建议我在加拿大买房,认为这对我的生活和婚姻都将大有裨益。然而,我自己的观点则大相径庭。疫情之后,我目睹了朋友因为突然升高的利率而无法支付房贷,最终失去了房子。这些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即便是在目前我能够负担得起贷款的情况下,未来的不确定性也让我对购房持谨慎态度。

我的财富观脱胎于父母,但因为我成年后自己做财务决策时发生的事(疫情,失业潮,加息),最后和父母对买房的看法有了天差地别的距离。鲜少人纯粹依据试算表做成财务决策。那些带有个人历史、看待世界的独特视角、自我、自豪感、行销话术和奇特的激励诱因,全都错综交织在一起,最终就变成一则说服你的故事。

两位美国经济学家的发现恰好印证了我与父母在买房观念上的分歧:我们的观点,无论多么不同,都是基于各自独特的经历和时代背景。

这本书让我明白,无论是我、我的父母,还是任何人,在金钱和投资的决策上,我们的观点都有其根据。我们的决策反映了我们个人的历史、成长背景和经验。因此,当我父母对我的决定感到困惑时,我了解到这不过是我们基于各自经验做出的合理判断之差异。

通过《金钱心理学》,我学到了每个人的财务观都是其个人经历的直接产物,而这些经历是如此独特和复杂,以至于在财务决策上产生差异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我的故事,和这本书一样,提醒我们在评价他人的选择时,应持开放和理解的态度。